孩子學習動機低落?
【教育觀點】-2
這一篇是葉丙成老師的分享。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怕孩子未來沒有競爭力,因此過度重視學校成績。
我和我先生看重孩子的品格、態度、責任感,以及培養關鍵的能力(表達力、學習力、解決問題能力),這樣才能順利在升學壓力極重的國高中度過,從大學順利畢業,開始工作之後,仍能保持開心、友善、合作、負責任。
【動機的低落】
孩子學習動機低落?
【教育觀點】-2
這一篇是葉丙成老師的分享。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怕孩子未來沒有競爭力,因此過度重視學校成績。
我和我先生看重孩子的品格、態度、責任感,以及培養關鍵的能力(表達力、學習力、解決問題能力),這樣才能順利在升學壓力極重的國高中度過,從大學順利畢業,開始工作之後,仍能保持開心、友善、合作、負責任。
【動機的低落】
家長看不出老師好不好
【教育觀點】-1
我想分享兩篇關於教育的好文章。
老師教得好不好,跟學生資質關係很大。下面這篇文章,是王立老師(當然不是本名)的分享,我也是教育者,我非常同意他的看法。分享此文希望家長能夠獲得一些啟示,才不會陷入沒必要的糾結漩渦裡。
別為孩子的成績不開心
前幾天跟一位姊妹聊到孩子的功課時,這位姊妹非常驚訝我和我先生對我們家三個孩子的功課完全不要求。
她說她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績,不只眼睛盯,嘴巴也叮 (叮嚀再叮嚀)。也因為這樣,孩子很抗拒常對她擺臭臉,一講到功課母子就很不開心。她聽到我們家小孩不補習,平常也不陪讀,不盯功課,考試前也不催孩子念書,覺得不可思議。一直說:「怎麼可能!?」
虎爸虎媽看孩子的成績
我們家大女兒分享亞洲父母 (尤其是虎爸虎媽) 看孩子的成績時的反應。
A 就是「平均程度,沒什麼了不起。」,搞不好還會問「為什麼不是 A+ ?」
那萬一拿到 B 呢? 請看以下。
學校不是服務業喔!
當我們把所有行為都當成可以用金錢交換時,危機也將到來。
我們在學校看到怪獸家長,在醫院看到怪獸病患家屬,他們的心態就是把求學與求醫當成「消費行為」,甚至在教會也出現怪獸信徒對牧長大小聲,這同樣也是把求道 (追求真理) 當成來教會的「消費行為」。
過去人們懂得尊重專業,但漸漸地從過去這種求教和求救的關係 (如師生和醫病關係),變成「付錢的是大爺」的服務與消費關係之後,在校學習以及在院治療,從此變了調。
被歧視怎麼辦?
並不是每個人都對人友善,也不是每個老師對學生都友善。
我們生活總是會遇到「歧視」,長輩、老師會偏心;鄰居、社團會有排擠;公司、社會、官場、族群,有歧視與尊卑隔離。
張文亮教授分享他的經歷。
教授的指導教授,有智慧的建議讓人感動。
每個長者、領導人都不能忘記,
幫孩子偷考卷
今天在各大報都看得到「老師偷考卷 兒考滿分」的校園醜聞。
嘖嘖嘖,為了讓孩子考高分,爸媽幫自己的孩子偷考卷,或洩題。
這是怎麼了? 良心被啃掉了嗎??
不,這好像不是只有今天才有的新聞喔!
快樂學習 - 學習快樂
這一定要分享!
我們或許沒有這位13歲小男生的條件,但是活到老學到老不是空談。而且他的方式就是
我最欣賞的: 快樂學習 + 學習快樂!!
能夠快樂學習,最好。
虎媽 vs. 貓媽,快鍋 vs. 燉鍋
-- 學音樂念音樂系?
小女兒詹惠在客廳快樂地彈鋼琴,她可以一彈彈好幾小時。
我婆婆說:「這孩子應該讓她念音樂系,她會成為音樂家。」
我忍不住笑了。
謝謝婆婆的誇獎,但她說過她不想。
補弱 還是 補強---我們家不補習
我和我先生結婚後才知道,我們國中時期都曾經被自己的班導 強迫到班導家裡補習,後來我們倆都因為拒絕 (沒錢) 去補習而被班導貼上標籤,經常被班導刁難羞辱。后! 想到這個,我覺得我又可以寫一篇了!! (下次下次)
所以,三十年前流行補習,怎麼,科技更進步思想更開放的現在,這惡習怎麼還沒改咧?
環視我們周圍的家長,個個把孩子送去補習、安親班、學才藝,或找家教天天補;早也補晚也補,週間補,週末更是整天補。甚至,教會許多孩子一升上國中,禮拜六禮拜天都在補習,最後一個個離開教會了。我問過這些青少年,他們沒有一個想補習,說是爸媽要求的。再問這些基督徒爸媽,他們的說詞是,等考上高中就會讓他們回來教會;等上了高中又說,等孩子考上大學就會讓他們回來教會,然後,孩子就沒有下文了。
只看成績的家長
前幾天念大二的女兒寫簡訊,報告一個好消息。
「媽媽咪!!!!!! 我上學期成績全班第一名ㄝ!!!!!!!」
好感動!! 我都快哭了。
為了這消息,我必須把以前的文章先貼出來分享。
請拋下你的速成心態—
在美國,我見識到了沒有速成心態的孩子,是怎麼努力的。
這是朋友間正在用力傳閱的文章,我在美國留學時也一樣看到這現象,就是我的美國同學都好認真,但同時他們看起來也很享受讀書。我在美國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做真正的用功。
看了文章之後,我其實更想藉這篇文章的概念,以家長的立場寫一篇跟年輕爸媽們分享。父母的 “速成心態” 對孩子的教育可能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看看我們現在的社會,我們的政府就可以知道一二了。
當個腦袋清楚的孩子頭
——— 與青少年子女相處
文章日期:2009-04-16 09:50
這一篇是 2009年刊登在中台院訊的文章。
近年社會取一些超貼切暱稱給溺愛孩子的爸媽,如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或常跑學校抗議的恐龍父母、怪獸父母或怪物父母(monster parents)。
當年在中台院訊我自己將題目訂了「怪獸頭目」,是因許多人把青少年當成怪獸或怪物,而我認為我們家長其實應成為怪獸們的領導者。不過,現在怪獸字眼恐怕只會被誤認為是「怪獸家長」,所以我將之改為「孩子頭」,或許更貼切點。
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