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鼠尾草

 

 

手忙腳亂的陪病者

 

親愛的親友們,謝謝你為病人禱告,也謝謝你為陪病者禱告!

病人生病很難受,陪病者也不好受。

如果「陪病」只是坐在病人身邊,喝喝咖啡聊聊天,拉拉他的被子…,那該有多好。

 

醫院提到的「陪病」也就是「在院照顧者」,是指在醫院 24小時陪伴病人並照顧病人的意思。照顧病人真的很不容易,有許多許多事要忙,有許多許多事要學。

 

病人的生活起居需要幫他處理,他有病情的起伏,他還有情緒的起伏。他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沮喪直接丟給在他身邊的陪病者,我們只能想辦法好好接住,並安撫他。

 

雖然我自認有修養也有耐心,也樂意細心照顧我生病的丈夫,但是當我體力下降時,EQ (情緒管理)就很難維持該有的水準。我很軟弱,我沒有大家想像的堅強,更沒有大家期待的那種耐心來照顧病人。在他睡著之後,我常筋疲力盡地一個人坐在長椅,向上帝傾訴,默默地擦眼淚。

 

我曾經在醫院陪病期間快閃發了一篇抱怨文,然後一小時之後刪除。我心裡有苦,也知道既使吐了苦水最後還是要繼續扛起這不輕的擔子。我在快閃文所敘述的那一段辛苦,應該是許多照顧病患者 (陪病者) 共同的實境吧。今天再次重看當初寫的原稿,仍能清晰記得那段住院日子裡的手忙腳亂和疲倦與沮喪。

 

感謝神!! 我的先生終於出院了!! 他和我現在都很好。感謝主!!
他的身體狀況一天天進步,一天天康復,我的擔子也因此越來越輕了。

 

我覺得最辛苦的,是我先生剛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之後的時間,我必須學習如何從鼻胃管灌食營養品。過去兩次開刀都是胃部手術,所以住院期間都只有打點滴,因此完全沒有灌注營養品和藥水的經驗。

 

當我陪我先生住進普通病房之後,馬上被交代我先生的飲食從此由我負責時,我有被嚇到。什麼!? 萬一灌食得不順,萬一過程中有閃失造成機器故障,或造成我先生食物中毒都是我的責任嗎!!??? 我都已經年紀一大把了,現在卻必須記住「電動灌食機」怎麼操作,管路怎麼繞,空針怎麼反抽;灌食完畢之後該怎麼清洗這個灌食「輸注袋」和細長的軟管子和針筒,真讓人畏懼啊!!

 

我常因為在操作電動灌食機時,機器警鈴大響而恐慌,我跑去護理站求救,護理師趕過來察看發現原來是機器的某個按鈕忘了歸零,另一次是管路反折時牛奶跑進小漏斗裡超過一半,機器就跑不動,必須將所有營養品倒出來重裝。光是一個鼻胃管餵食,就讓我手忙腳亂、陷入恐慌,常覺得自己很無能,也很無助。

 

 

「電動灌食機」管路要這樣繞 ,插進這裡 再那樣繞,然後... ......?

 

1

 

每次「電動灌食機」運作正常,我都感謝神!!

2

 

我每天除了必須為我先生灌食早餐、午餐、晚餐、晚點的四餐之外,還要從鼻胃管灌七次藥水。另外,他必須天天做吸球復健、站立練習、舉手抬腿的練習。因為他還很虛弱,我需要幫他拿著吸球的器材讓他練習;站立練習時要陪在旁邊保護他不要頭暈或是跌倒;他練習走路更需要保護他,一手牽著他,另一手要抓住他長褲背後褲頭。我需要幫他拍痰、按摩、拿水拿衛生紙、換衣服換床單,穿脫外套,穿脫鞋襪,把屎把尿,拿這個拿那個,都是我的工作。

 

剛才說的「灌食」最花精神,而他大號卻是最耗體力的工作。我擅長換尿片,以為自己經驗很豐富,但那是處理我三個孩子在可愛的小北鼻時期的經驗,我完全沒料到這次為大漢子換個尿片,竟然會搞得這麼狼狽。曾經很不巧地在灌完第四餐超過半夜12點的時候,他拉肚子(中間省略驚嚇的 400字),好不容易把他弄乾淨弄上床蓋好被子,他睡著之後我才開始擦地板、沖洗便盆、清洗拖鞋,搞到 1點多,我終於倒到長椅才閉上眼睛,病房燈突然被打開,原來已經早上 05:50am 要抽血,再量體重,然後一天又開始了。

 

我每天都很疲倦,但是我想到,我可以期待出院之後就能脫離這個日復一日辛苦的循環漩渦,而有許多家庭「這」卻是他們的日常,因此我就不敢多抱怨了。

 

每一天只要我先生睡著,我忙完手邊的事也會趕緊躺下來休息。因為一整天有太多事要忙,自己的三餐常拖到很晚才匆匆吞食。半夜還會被他叫醒,或是被貼著他胸口或是夾在手指上的儀器叫醒 (心律不整、血氧過低、血壓飆升... 警鈴都會響),我必須馬上從長椅彈起來迅速查看病人的狀況。

 

回想他之前兩次癌症開刀住院的期間,訪客是從早上九點到晚上十點沒間歇。我先生睡了我其實也很想躺下來休息,但那時長椅上經常坐了兩三位來關心的親友,他們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問個不停。這時很感恩,在我已近退休年齡體力大不如前的現在,剛好遇到 Covid19 限制了訪客。疫情期間每病床每天只限兩名訪客,只開放早上11:00的30分鐘,且必須網路登記,於是我趕緊在臉書拜託親友把探病名額留給我家人。這次住院的每一天我們夫妻最最最期待的就是孩子們來探病,看到他們我們兩老都很開心很欣慰,很感謝親友忍住不來探病。

 

住院日子一日一日過,我先生的身體狀況也逐漸進步,身上的管路也一支一支拿掉了。最早是手術傷口的拆線(拆針),然後陸續拿掉了24小時綁在手臂上的定時血壓測量,接著導尿管、氧氣管、胸水引流管、血氧測量線路、鼻胃管、心電圖貼片,最後一支拿掉的是膽囊引流管。每當拿掉一根,就證明自己又進步了一些,我先生和我都高興極了。但有時候,拿掉一些管路也代表進入不同的階段。

 

導尿管拿掉之後,就是要考驗自行解尿的能力。我先生第一次拔掉導尿管之後,自行排尿仍不順利,有尿意卻尿不出來,膀胱很脹卻無法排尿讓他很挫折。那次只能再裝回導尿管,三天後再挑戰。終於可以順利排尿之後,他的尿事就是我的工作了。他每天平均排尿 9次,我要拿著尿壺接尿、紀錄尿量、洗尿壺。在半夜隨時被叫起來拿尿壺確實很辛苦,因為有三四次睡眼迷迷糊糊之中,忘了看尿壺刻度就把尿液沖進馬桶,這時只好偷偷抄前一天同個時段的尿量。

 

鼻胃管拿掉之後,他當然很開心,但是接下來要自己進食,這對他來說其實很辛苦。之前從鼻胃管灌食,可以邊睡邊讓電動灌食機自動餵食。現在沒了鼻胃管,吃飯得靠自己咀嚼與吞嚥,但我先生術後體力很差,就算我一口一口餵他吃,他每一口中間都必須休息很久才能有力氣再張嘴吃第二口。而且有些食物他願意吃,有些食物吃了兩口就不舒服。看著他才知道,原來吃飯是這麼辛苦的事,連吃完要消化都非常耗體力。他吃得少,體重一天一天地掉,但看他吃得這麼累,也強迫不來,真的很不捨。

 

主深深知道我先生的痛苦,主也知道我的無力和難受。

所以我們都非常需要親友為我們禱告,讓啟聖漸漸康復,讓我照顧啟聖時不致於失去耐心和信心。

 

現在他終於出院回到家裡了,他已經可以自己拿湯匙自己吃,也可以自己走去浴室上廁所。他會主動自己做吸球復健,而且吸得非常好。他還會拿著黏黏棍邊清理地上的灰塵順便練習走路。

 

這真是偉大的進步啊!! 真是感謝神!!!

 

我先生和我經歷了一段很不容易的治療與療養的過程,我們雖然不明白為何屢次經歷死蔭的幽谷,為何要經歷可能會喪命的恐懼。但感謝上帝,我們知道在最痛苦時,祂與我們同在!! 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我們知道能行奇事的神深愛我們,我們就不必害怕。

 

藉此再度謝謝大家一直為我們守望禱告!!

你的禱告,讓我們有勇氣面對養病與陪病的每一天!!

謝謝你!!

 

阿薰敬上

 

 

「病患家屬的痛」-- 我的前一篇陪病文

https://anita511.pixnet.net/blog/post/451880330

 

靈命日糧「我不明瞭」-- 柯貝爾牧師

https://traditional-odb.org/TW/2016/08/13/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陪病者 在院照顧者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ita511 的頭像
    anita511

    Anita的筆記本

    anita5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