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責備孩子之前
文章日期:2010-05-03 22:15
今天看到一個短片(台灣AC公益廣告,在下面),讓人會心一笑。
影片用這樣方式來 “提醒”父母在罵孩子之前,要先冷靜,用頭腦重組我們的用詞,真的很棒!
親愛的爸爸媽媽,當你看到孩子的行為與自己的期待有出入時,請不要劈頭就罵。其實,你可以有別的說法。真的。
有時候下班時間在公車上或在路上,我「常」會聽到去安親班或補習班接到小孩的父母邊走邊罵孩子,那些話那些句子聽了真是令人心寒。
我很納悶真有必要這樣罵孩子嗎?有必要這樣人身攻擊嗎?
如果你在公司業績不好,你聽到老闆拿你罵孩子的用詞來這樣罵你,你會多難堪啊?
「這麼爛的成績,你不覺得丟臉嗎?」
「笨啊!這麼簡單的事情,怎麼搞不定?」
「你有沒有頭腦啊?」
「沒看過像你這麼笨的傢伙!」
「跟你講幾百遍,還是學不會?」
「真不敢相信,你會考這麼差!」
「你這麼沒有用,我養你做什麼!?」
「我真替你覺得悲哀啊!」
我們有自尊,我們很難忍受老闆沒有看全盤問題就亂罵我們。
對啦,有些豬頭同事真的該被罵一罵。
但是如果老闆罵人涉及到人身攻擊,甚至罵到祖宗八代,我們難道不會反彈嗎?我更好奇,如果老闆這樣無理謾罵,我們的業績就會成長嗎?
員工士氣搞得這麼低落,我想很難提高什麼業績吧...
同理的,父母對孩子做人身攻擊,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摧毀他的自我形象,其實對他的行為改善是沒有什麼正面幫助的。大人希望老闆就事論事,管教孩子的時候,更是應該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因為家庭教育、管教是會繼續累積,不只影響孩子的人格塑造,更是會影響親子關係啊!! 而這累積到底是良性累積還是惡性累積,取決於父母的言和行啊!!
有次我還聽到一個媽媽甚至這樣罵她國小的孩子:「看看你!你叫我臉往哪裡擺啊!?XX娘!」這位媽媽,妳這樣罵,是要X妳自己是嗎?真是傻眼了。
我們在稱讚孩子時,多會稱讚他的 “個人”,其實我們更應該稱讚他的 “行為”,這就是對事不對人的一種作法。責備時,更應該這樣對事不對人。
稱讚孩子,我們可以盡量稱讚他的 “行為”,如 ----
你願意幫忙真的很了不起耶!
謝謝你幫我搬這些椅子。
你收拾這些書,現在桌子看起來好乾淨喔!
看到你喜歡彈鋼琴,我好高興喔!
考這麼好,你一定很用心喔!---- 這樣的稱讚與鼓勵,是會刺激努力。
這會比單純稱讚他「好聰明、好漂亮、好乖」,更能將孩子的心思放在合作的能力上。因為單純的稱讚 “個人” ,也就是人身攻擊的相反詞 “人身誇獎”,較容易引導孩子更為自我中心,會讓孩子獨自暗喜,讓他個人得到報償,讓他所有注意力貫注在自己身上。「你看,我就是這麼聰明;我最棒了!」
但這種因為我聰明才有好成績的觀念,有時反而會變成驚慌與壓力。有時反而會讓孩子覺得我如果考不好就是不夠聰明;如果考不好,就再也得不到讚美,爸媽就不愛我了。
鼓勵 “行為”的好處是,讓孩子知道,「爸媽愛你,就是愛你這個人。不管你聰不聰明,不管你漂不漂亮。爸媽愛你,引你為榮。」然後站在這基礎上,再對孩子談: 「你的行為讓爸媽光榮,你的行為讓大家得到幫助,是一件很棒的事!」
因此,當誇獎孩子時,是要誇獎他的行為而不是誇獎他這個 “個人”。
同樣地,當責備孩子時,是要責備他的行為而不是責備他這個 “個人”。
比較一下,最上面的人身攻擊型的責備,與對事不對人的責備法是這樣:
「你不笨,只是缺乏練習。」
「我覺得你很不錯,但是今天故意把同學推倒 是一件很不好的行為。」
大人態度改變,孩子的人生也會跟著改變。
AC公益廣告「笨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uKJfQaRNE
「這題你不是練好幾遍 笨得喔」→「你不笨 是這題得練好幾遍喔」
AC公益廣告「沒用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BTvZ0VxzM
請看看怎麼改變我們的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