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舊東西
今年暑假沒有大事情,真的是太感恩了。
於是開始動手整理那些說要整理要整理說了五年的櫃子內的紙箱。
當初有想說,必須定期「斷、捨、離」,淘汰一些佔據空間的「寶物」。這些寶物有衣服、包包、鞋子;書籍、資料、信件、紀念品。
剛好,斷捨離整理大師告訴我們的取捨依序就是 :
1.衣物→ 2.書→ 3.資料→ 4.小東西→ 5.紀念品;在整理時看了直覺沒心動的,就是「丟」。這是最高原則。
目前我已經進入到第 4 階段了。這才發現小東西(如抽屜內) 和 5.的紀念品,根本是混在一起的。每打開一包不知名的東西,就會進入到莫名的懷舊劇場。
「天哪,這是我們全家去鵝鑾鼻時買的紀念品耶!!」
「多久以前?」
「2007年,所以是... 13年前的暑假!!!」
然後,我趕緊拆掉包裝紙,把這紀念品拿出來擺,我想,擺一個暑假,就可以再收起來了。然後之後就可以擺出上次全家去礁溪玩時買的紀念品......
咦? 這是什麼? 喔! 這是小姑去埃及買回來的盤子。
這個呢? 是弟弟去瑞士買的小帽子。
這個是..... 長老娘在維也納復活節市集買的復活節蛋。
這一包也很厲害喔!
毛線編織的棒球大小的小小袋子,拿起來像個鉛球。剛剛秤了一下有 710g。
裡面是錢錢錢!! 我發大財了!!!
我先生一看,說: 「壹圓鈔票不能用啦!」
「那,拿去骨董店賣呢?」
「只能賣 2元吧?」
我先生看我在整理奇奇怪怪的銅板,也把他累積的一袋硬幣倒給我。
啊我們兩夫妻是存各國的零錢做什麼齁....
這就是為什麼整理大師要我們最後的最後才去整理小東西和紀念品,因為拿起每樣東西就要花很長很長時間才能脫離沉浸在美好的懷舊時光。
好,我櫃子裡還有好幾箱東西沒開,等一下吃完午餐,再來整理第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