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 沒有掌聲就生氣?
一個主日禮拜。
跟往常一樣禮拜結束,殿樂奏起。會眾默禱之後紛紛起身,寒暄的寒暄,交代事情的交代事情,問今天詩班唱得怎麼樣的彼此交換意見,下一堂禮拜的教會詩班指揮來找我 high five 我就跟指揮 high five,這是「主日敬拜」結束後一個愉悅的模式。
這時殿樂奏完。
那位禮拜司琴的老師很不高興地從琴椅站起,對著我們說 :「你們很不識貨耶!!」
可惜我們這群不識貨的詩班們繼續各自收東西、交代事情、討論詩袍消失事件,看來沒有人理她。
很不幸我最靠近她,所以我很驚訝地回頭。
這位老師繼續說 :「你們知不知道我剛剛彈的(就是殿樂) 是什麼歌嗎?」
我馬上回答 :「知道啊。是彌賽亞的 He shall feed His flock like a shepherd。」
老師憤怒的說 : 「那還不好好地欣賞!? 你們很不懂得欣賞耶!! 」
我很驚訝地瞪大眼睛看著她,
而我旁邊另一位詩班班員居然直接轉頭不看她。
老師怒氣未平的說 : 「你們很不懂得欣賞耶!! 還這麼吵。」
她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其實是用力地壓住我沒有說出口的話。
「要我們欣賞,就不要一直彈錯啊!!!!! 拜託,剛剛那 C 段第三小節該還原的沒還原,整段反覆到那裏又彈錯!!!!! 我聽得提心吊膽,還要我欣賞咧!!!!!!!」
我怒氣上升,但用力壓下來。
我瞪大眼睛看她,不是因為被她的話嚇到,而是生氣了。
這位老師,
您禮拜中的司琴,已經讓我瞪大眼睛很多次了!!!
有好幾次您殿樂彈到一半,就邀請那一位靠到您身後的男高音來陪您 Solo;上個月,12月的聖餐當中端餅與杯的時候,竟然彈奏聖誕組曲!!!
我很好奇,您的司琴觀念怎麼跟我如此不同。
我知道 12月好不容易輪到司琴,的確很想表演歡樂聖誕組曲,但為什麼要挑在端餅與杯這麼嚴肅的時候彈奏呢? 既使 12月是聖誕月,我認為,聖餐仍是莊嚴的思念主的受難與受死的典禮耶!! 您在殿樂時彈奏聖誕組曲,不是更洽當嗎?
您跟那位男高音說 : 「這殿樂是特別幫你挑的耶! 怎麼不快來唱唱。」所以,殿樂的目的是什麼??
平常殿樂後也都來跟這位老師說好好聽喔的小男生,今天不巧正在跟旁邊的朋友講話,而那位最愛來陪Solo 的男高音今天沒來,所以就不高興了嗎?
如果今天老師是說 : 「殿樂時不要這麼吵。」
我一定會馬上道歉,是的,我願意代表所有詩班和全體會眾馬上道歉。
雖然她的殿樂把 5分鐘的 "He shall feed His flock like a shepherd" 整段彈完實在是太長了,不要說詩班,會眾早就吵吵鬧鬧了。
可惜,她丟出那一句「你們很不懂得欣賞」,
讓我對她的尊敬度大大降低。
我擔任司琴多年,從來不認為我司琴彈奏樂曲是為了要讓人欣賞的,
更不會因為沒有掌聲就發脾氣啊!
這位老師彈琴技術高超,有可能在音樂廳舉辦多次音樂會,也可能在教會擔任司琴幾十年了吧! 但她今天的反應,讓我瞪大眼睛,也用力地提醒自己。
不能以別人的表現來論斷他;
不可以有屬靈的自義;
不可以有年長者的驕傲;
不可以批評別人不懂得欣賞自己所做的;
事奉不是做給人看的;
得到掌聲要榮耀歸給神,不可以沾沾自喜;
只能偷偷自喜,寫在日記裡;
有沒有得到掌聲不是事奉者的目標;
謹記,我司琴我司會我招待我獻詩我音控,是為了討主喜悅;
謹記,有一天自己也會到她那個年齡。
神在察驗我的動機,
我用心準備用心練習,只為討祂的歡心。
唉,禮拜結束後五分鐘被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