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糖的由來 -- Candy Cane
12月,聖誕節的腳步聲近了。
你有沒有注意過西方人喜歡在聖誕節送拐杖糖果呢?
我在台灣的網站看過 “一個老人送拐杖糖給孩子” 的傳說,但被普遍接受的應該是英文版維基百科 (Wikipedia)中的資料吧。維基百科和傳說的說法都非常有意思,皆說明了為何糖果的形狀、顏色是那樣。
根據維基百科最普遍的說法是,1672年 德國的科隆 (Cologne) 大教堂的唱詩班指揮,為了聖誕節前夕 (平安夜) 在禮拜堂上演耶穌誕生戲劇(音樂劇?)的當中,不讓孩子們吵鬧,請當地的糖果製造商為這些小朋友做些糖果棒 (來塞住他們的嘴巴)。
同時顧及崇拜中吃糖的正當性,他要求糖果製造商彎曲糖果棒的頂部做成拐杖的形狀,讓孩子們記住有牧羊人來拜訪嬰兒耶穌。同時象徵耶穌是我們一生的好牧者。
此外,他用白顏色表達耶穌聖潔無罪的的生命。
之後拐杖糖果就從德國傳到了歐洲其他國家,在那裡他們也會在表演救主耶穌誕生劇時發送拐杖糖果給所有觀眾。
1844年 首批薄荷口味白底加上線條的拐杖糖果正式上市。
1866年 首次在文學作品中被提到。
與聖誕節並提則是在 1874年。
拐杖糖果掛在聖誕樹是 1882年之後的事。
1920年 初,芝加哥糖果店的邦特兄弟 (Bunte Brothers) 最早申請機器製造拐杖糖果的專利。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ndy_cane
台灣流傳的版本是這樣的。( 這應該沒有根據,因為英文版找不到呢。)
十八世紀,在歐洲的某個地方,曾有這樣一個傳說…
當時,基督教信仰被禁止公開傳揚,不能有任何的十字架,聖經也不被允許,並且,基督徒受到很大的迫害。
有個老人,他是糖果製造商,非常的愛耶穌,因此對於這樣的情況感到很難過。聖誕節漸漸近了,但是所有的家庭都不可以有任何關於耶穌誕生的佈置。
這位老人非常關愛小孩,因此他向上帝禱告,希望知道可以如何為孩子們預備聖誕禮物,又可以教導他們耶穌的故事。
於是上帝賜給他智慧,運用他製作糖果的專長,設計了「柺杖糖」,作為送給小朋友的聖誕禮物,並且藉此告訴他們聖誕節的由來與意義…
製作成柺杖的形狀,主要有兩個意義:
第一,通常牧羊人在牧放羊群時,會使用柺杖來看管,而耶穌就象徵生命的牧人,保護、引導我們的一生。
另外,當你將「柺杖糖」顛倒過來,其實就是英文字母的 “ J ”,也就是英文耶穌 Jesus 的第一個字母。
柺杖糖需要用硬的糖果來製作,為了提醒我們,耶穌基督是我們救恩的磐石。
而且以白色的糖果為底,象徵耶穌是由童貞女所生,祂是聖潔無罪的。
在柺杖糖上也會加上幾條紅線,代表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每一位所流的寶血,不僅洗凈我們所有的罪,更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
老人藉此告訴小朋友,當我們折斷糖果來吃時,同時提醒我們,耶穌為我們所做的犧牲,就如同教會的聖餐,是為了提醒我們,耶穌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當我們存著愛心,將柺杖糖和別人分享時,也象徵耶穌將祂的愛賜下給我們,祂是愛的源頭。
當上帝差派耶穌來到世上時,祂將自己給了我們,因為祂非常的愛我們,希望我們可以透過接受耶穌基督進入我們的生命,成為我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在永遠的生命中與祂建立關係。
有些人認為,「柺杖糖的故事」只是個傳說,
有些人則相信它真的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