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燒盡 不願朽壞
今天剛好完成專輯編曲與創作之後,在聖歌隊週刊看到這一句經文,對照自己近日的經歷,
有很大的共鳴。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
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福音25:29)
我們所有的才幹、恩賜和機會,都是神賞賜的,只要能夠為主所用的時候,就應當把握機會獻給神! 懶惰不用,就會生鏽了。
我以前在松山教會的時候,會不定期創作,寫曲子。
通常不會心血來潮突然寫曲子交給教會聖歌隊,我寫詩歌多半都是因某種需要而寫。聖歌隊指揮詹老師不時會給功課,例如她需要復活節的詩歌、聖餐詩歌,或聖誕佈道會的詩歌,後來還為敬拜讚美團寫了四首國語詩歌。我也曾為「寧靜時刻」音樂會或聖樂家協會的音樂會需要,為特定編制或器樂編曲。當然,更多時候是單純被指揮問: 「嫂嫂,有沒有新歌可以唱?」然後我就趕緊寫一份詩歌給聖歌隊。
其實我非常被動。沒有人催,就不會有作品。
但是也因為曾經被這樣操,不斷寫,就不斷會有新的作品出來。「凡有的還要加給他」這句話,在我的教會事奉學習上,是個很好的證明。
離開了松山教會之後,這樣的操練也就停止了。其實是這樣的,寫了詩歌也不知道給誰唱。「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過去大量生產,都是因為有需要。現在沒有需要,生產線也自動停止了。不只作曲,我連唱歌和彈琴的功力好像突然廢掉了。雖然遺憾,我也沒有怨言。
「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我為過去上帝賜給我的恩典而感恩,我可能從此在音樂創作上的服事就要畫上休止符,這也是上帝的帶領。
可是沒有想到!! 上帝在另一塊未知之地,為我開了一條道路!!!
去年四月初我在偕醫館看到「最後的住家」,一週後受到「最後的住家」編曲的邀約,這絕對不是偶然啊...!
如果我還在松山教會的話,我應該是不會接下這份編曲邀約,因為自己教會就忙不過來了啊。而現在的我,才開始參與一個月才有一次服事的小詩班呢。
另一邊,那位委託人如果四月初,沒有臨時被抓去唱我寫的「我是何人」,他可能不會想到他心中計畫已久的專輯編曲者,可以找我的。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有失去過,就能夠珍惜現在能擁有。
就算現在再度被收回,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
有人描述馬偕在台的生平時,用了英文的這句諺語:
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 (寧願燒盡,不願朽壞。)
其實這不是在說,我們事奉神就要不顧健康,讓自己生病崩潰。
不,不是的。
這裡強調的是兩種選擇。
如果要跟「完全不用,任憑生鏽」相比,寧可(是寧可喔! ) 「被大量使用,用到不剩一點」。
若我是一把刀,我寧可被磨被使用到變成一小把,也不要大刀擺著生鏽;
若我是一根木柴,我寧可被拿來燃燒,也不要擺著腐爛。
我寧願選擇被神操練與裝備,也不要為求安逸舒適而停滯或生鏽。
馬偕本人的座右銘不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這句其實是後人對他事奉精神的描述,對馬偕犧牲奉獻的感念之詞。馬偕自己的心志是「攏是為基督」(All for Christ),我在前一篇已提到,他的奮鬥,只為了基督!! 就像保羅一樣。
再次感動於神的揀選與呼召,讓馬偕從小立定志願獻給神,
因此他來到台灣;
更因他鍥而不捨地傳福音,才有今天的我。
馬偕剛抵台,事工開始之時曾經向上帝說:
「我再一次與祢立誓,就是痛苦至死,我一生也要在此地- - 我所選擇的地方,
被祢差用,願上帝幫助我。」
不到三十歲年輕的宣教師的誓詞。
感謝神!! 感謝神永不放棄的愛!!!
我也願意在我所在之地,神安排我在的地方,
被主差用,願上帝幫助我!!